毛囊炎(folliculitis)是指葡萄球菌侵入毛囊部位所发生的化脓性炎症 中医学根据其发病部位及形状有不同的命名,如大珠疮、发际疮 羊胡子疮、蝼蛄疖、蝼蛄患 蟮拱头等。本病好发于头部、项部 臀部、肛周或身体其他部位,且有复发倾向 常多处发生,性质顽固,迁延难愈
毛囊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引起毛囊炎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偶有表皮葡萄球菌 链球菌 假单孢菌属和类大肠杆菌 毛发的牵拉 摩擦 搔抓引起的损伤 皮肤的浸渍 局部蜜封包扎及应用皮质激素等是引起毛囊炎的诱因
毛囊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皮疹初发于毛囊口 出现针尖至绿豆大小具有痒感的红色毛囊小丘疹 丘疹顶端形成一个黄白色小脓头 周围有炎性红晕 中心有毛囊贯穿 丘疹出现较多 散在分布 互不融合 有轻度痛感 瘙痒明显 一般无全身症状 经过数天 脓头破溃 排出少量脓液渐愈 如反复发作 迁延数周 好转变为慢性毛囊炎 好好于多毛部位 头皮 会阴 腋部 肛周及四肢伸侧 皮疹易继发于脂溢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 瘙痒症等疾病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