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网
性爱 | 减肥 | 瑜伽 | 美容 | 心理
健身 | 整形 | 饮食 | 测评 | 增肥
查找疾病 | 查找症状 | 生活急救
查找医院 | 查找药品 | 健康体检
健康资讯 | 健康文摘
行业动态 | 世间男女

家园圈子
论坛问答
儿科 妇科 男科 糖尿病 不孕不育 肝病科 胃病科 心脑血管 肿瘤科 肾病科 皮肤科 乳腺癌 颈椎 高血压 过敏
  今日天气:
搜索:
   首页 >> 增肥 >> 增肥常识 >> 专家谈增肥 >> 正文
专家给豆芽体形支出的增肥
作者: 时间: 2011-02-05 22:09 来源: 点击:
专家认为,身体的健康和均衡是最重要的,因此过胖或过瘦都不利身心健康。在瘦人增肥的过程中,最该注意的是个人心理健康。因为,愉快的心理状态、和谐的人际关系会让人心宽体胖,有助于增肥。 增肥应是增肌肉 在网上咨询中,专家发现不少人将增肥看得很简单,
 专家认为,身体的健康和均衡是最重要的,因此过胖或过瘦都不利身心健康。在瘦人增肥的过程中,最该注意的是个人心理健康。因为,愉快的心理状态、和谐的人际关系会让人“心宽体胖”,有助于增肥。

  增肥应是增肌肉

  在网上咨询中,专家发现不少人将“增肥”看得很简单,认为体重只要逐渐增长就达到增肥的目的了,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 脂肪的增加超过一定比例后对身体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因此有利健康的“增肥”除包括脂肪组织的增加之外,还包括肌肉组织比例的增加。健康增重意义应该在增加肌肉上。

  人体要健康增重,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首先,每天必须额外摄入500千卡热量。当人体摄入的热量大于消耗的热量时,才能有多余的热量用于肌肉和脂肪组织的生长。其次,摄入热量的分配必须科学。人体摄入热量的50%~60%左右应来自于碳水化合物,20%左右来自于蛋白质,其他来自于脂肪--这样的比例,才能增“重”--感觉结实,而不是增“肥”--感觉虚胖,同时提升体能状况。

  大吃大喝不科学

  很多人认为,要增肥就需要毫无忌惮地大吃大喝。因此他们不间断地摄取零食,吃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食品,时间一长,体重自然是上去了,但是感觉却是虚胖起来。因此,毫无顾忌地大吃大喝并非科学增肥的方法,只能增加体重罢了。

  专家认为,体重就如同银行存款一样,当摄取的热量没有办法超过需要的热量时,体重自然无法保持。当然吃不胖有许多的原因,生理因素包括:疾病、肠胃功能、药物、心理因素,如焦虑、紧张、忧郁等以及不良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因此,增肥需要根据自身不胖的原因对症下药。

  增肥不要怕运动

  很多瘦人担心运动会减轻体重,因此对待运动小心翼翼,惟恐将自己来之不易的体重给减掉。但专家认为,对于那些长期坐办公室的瘦人来说,每天应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锻炼,这不仅有利于改善食欲,也能使肌肉强壮、体魄健美。人体的肌肉是“用进废退”,如果长期得不到锻炼,肌肉纤维就会相对萎缩,变得薄弱无力,人也就显得瘦弱。

  在运动方式上,慢跑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人在慢跑的时候肠胃蠕动次数明显增多,这样可以消耗人体能量,在进餐时胃口就好。一般来说,大运动量运动、短时间运动和快速爆发力运动都能起到增肥效果,也是欲减肥的人最应忌讳的。

我要说两句 ]  





  相关内容
11种错误饮食法,不减肥则增
增肥运动要注意的5个细节
中医分析六种消瘦病因及疗方
营养师教你如何健康增肥
专家给豆芽体形支出的增肥
营养专家教“瘦子”增肥
医学教授对增肥食谱的解答
专家解密增肥药的增肥真相
医学角度看人体消瘦的五种原
长期的消瘦原因及如何挂号就
---------------------------------- ------------
用户名: 密 码: 匿名发布
 
热门文章  
·医学角度看人体消瘦的五种原因
·教练指导瘦人如何健身
·专家给想增肥的人三个建议
·韩国医学教授对增肥食谱的解答
·专家解密增肥药的增肥真相
·激素对增肥有用吗?它有什么危害
·吃健脾丸对增肥有用处吗?
·营养师教你如何健康增肥
·解答增肌方法
·张振岗博士解答如何增重
·营养专家教“瘦子”增肥
·什么是热量?它的来源?
 
点击排行  
·11种错误饮食法,不减肥则增肥!
·增肥运动要注意的5个细节
·中医分析六种消瘦病因及疗方
·营养师教你如何健康增肥
·专家给豆芽体形支出的增肥
·营养专家教“瘦子”增肥
·医学教授对增肥食谱的解答
·专家解密增肥药的增肥真相
·医学角度看人体消瘦的五种原因
·长期的消瘦原因及如何挂号就诊
·如果突然消瘦预示了哪些疾病?
·吃健脾丸对增肥有用处吗?
年轻白领患上
年轻白领患上
父母对打孩子
父母对打孩子
六岁幼童患上
六岁幼童患上
养宠物小心宠
养宠物小心宠
女性回家并非
女性回家并非
四分之一大学
四分之一大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2-2011 健康养生网 版权所有
吉ICP备09009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