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网
性爱 | 减肥 | 瑜伽 | 美容 | 心理
健身 | 整形 | 饮食 | 测评 | 增肥
查找疾病 | 查找症状 | 生活急救
查找医院 | 查找药品 | 健康体检
健康资讯 | 健康文摘
行业动态 | 世间男女

家园圈子
论坛问答
儿科 妇科 男科 糖尿病 不孕不育 肝病科 胃病科 心脑血管 肿瘤科 肾病科 皮肤科 乳腺癌 颈椎 高血压 过敏
  今日天气:
搜索:
   首页 >> 休闲 >> 医学常识 >> 正文
舌苔颜色可反映脏腑健康
作者: 时间: 2011-02-05 22:09 来源: 点击:
 
    许多人早起刷牙时,常会发现自己的舌苔,有时候白,有时候又黄,有时候薄,有时候厚,大部分的人会想办法刮掉,但是隔天早上起床又是这样,觉得很奇怪。
 
    舌诊属于中医望诊的范畴,主要是观察舌质、舌苔及整体神韵,不同部位又分属不同的脏腑,所以舌象可忠实反映出五脏六腑的健康情形,具有诊断的价值。因此,人们可以根据自己近来舌头的表现,粗略判断一下身体出了什么问题,进而从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调整,使身体恢复健康,不宜刮,因为“舌为心之苗”,常刮舌苔容易伤心气,又解决不了问题。
 
    临床上常见的舌象有以下两种:
 
    舌质淡红、舌苔白厚
 
    此种舌象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脾湿,主要是脾胃消化系统机能障碍,对水液的代谢不良所致。此时除了有厚厚的白苔之外,可能还有肠胃胀气、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喉咙有痰、大便稀软不成形、脸色白、体形瘦弱或虚胖、肌肉稀软没力气等症状;女性患者或见白带多。
 
    这种情形者建议尽量规律饮食,多吃薏米、五谷类,或莲子、山药等食物,并选择米饭为主食,借谷气,以助脾胃之气,少吃油腻甜食、西瓜、水梨、橘子、大白菜、苦瓜、冬瓜、芹菜、白萝卜、香瓜、柿子等生冷食物;糯米则因为不好消化,也在禁忌之列。
 
    此外,还要注意水分摄取勿过量,以免水湿加重,再配合适当的运动,一段时间后,消化系统对水分运化恢复正常,舌苔的情形就会改善。
 
    调理上,着重健脾利湿,常会用到人参、茯苓、苍术、白术、陈皮、半夏、姜、薏苡仁、山药、莲子等药。
 
    舌质暗红、舌苔黄厚
 
    这类舌象多是胃中湿热的表现,主要原因除了脾的湿气重之外,胃火也大,湿与热交阻于内,患者除了舌苔又黄又厚之外,多兼见口臭、口干舌燥、唇红、便秘或大便硬结、小便短赤,甚至夜晚烦躁、失眠,情绪暴躁等,这种情形者建议多吃西瓜、冬瓜、大白菜、苦瓜及新鲜蔬菜,或红豆、绿豆汤等,性凉又可利湿的食物。要避免食用葱、姜、蒜、辣椒、补药,或烈酒、油炸烧烤等性热易上火的食物,甜腻类食物也应少食或不食,以免生痰动火。
 
    同时配合充足睡眠,一段时间之后,脾胃湿热改善,黄厚的舌苔自然就会消失,口气也会变得清新。
 
    调理上,以利湿清热为主,常会用黄芩、黄连、大黄、黄柏、石膏、知母清热泻火,搭配茯苓、苍术、白术、滑石、车前子、陈皮利湿。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两种舌象兼症状如果与上述不同,或经过这一些生活饮食改变,仍不能改善舌苔状况的话,则可能还有其他原因,或比较复杂的病机,这时候则须由专业中医师透过四诊合参,进一步论治。
我要说两句 ]  





  相关内容
肾结石患者怎么饮水?
非营利性医院的“营利”方法
舌苔颜色可反映脏腑健康
创可贴并不是什么伤口都可贴
用药注意:药品世界里的不等
午饭加酸奶身体更健康
“春运+雨雪” 严寒中如何
何时服用中药有讲究
石榴皮的功效和作用
虫草能否治癌尚未能证明
---------------------------------- ------------
用户名: 密 码: 匿名发布
 
热门文章  
·石榴皮的功效和作用
·常吃芹菜可防治高血
·孩子用药的安全性再次重申
·治慢性咽炎应分体质用药
·“春运+雨雪” 严寒中如何自救
·何时服用中药有讲究
·舌苔颜色可反映脏腑健康
·流感疫苗存在常见的认识误区
·乳房的形态学分类
·非营利性医院的“营利”方法有哪
·研究显示氨氯地平疗法可使高血压
·健康体检前切勿擅自停药
 
点击排行  
·肾结石患者怎么饮水?
·非营利性医院的“营利”方法有哪
·舌苔颜色可反映脏腑健康
·创可贴并不是什么伤口都可贴
·用药注意:药品世界里的不等式
·午饭加酸奶身体更健康
·“春运+雨雪” 严寒中如何自救
·何时服用中药有讲究
·石榴皮的功效和作用
·虫草能否治癌尚未能证明
·用药前半小时,别吃水果
·健康体检前切勿擅自停药
年轻白领患上
年轻白领患上
父母对打孩子
父母对打孩子
六岁幼童患上
六岁幼童患上
养宠物小心宠
养宠物小心宠
女性回家并非
女性回家并非
四分之一大学
四分之一大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2-2011 健康养生网 版权所有
吉ICP备09009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