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网
性爱 | 减肥 | 瑜伽 | 美容 | 心理
健身 | 整形 | 饮食 | 测评 | 增肥
查找疾病 | 查找症状 | 生活急救
查找医院 | 查找药品 | 健康体检
健康资讯 | 健康文摘
行业动态 | 世间男女

家园圈子
论坛问答
儿科 妇科 男科 糖尿病 不孕不育 肝病科 胃病科 心脑血管 肿瘤科 肾病科 皮肤科 乳腺癌 颈椎 高血压 过敏
  今日天气:
搜索:
   首页 >> 心脑血管 >> 心脏疾病 >> 正文
先心病 选中了你吗?
作者: 时间: 2011-02-05 22:09 来源: 点击:
众所周知,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是由于心脏血管发育畸形破坏了人体血液循环的正常途径,常见的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心
 

众所周知,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是由于心脏血管发育畸形破坏了人体血液循环的正常途径,常见的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心病。部分患者因心脏缺损不严重,在婴儿期可无症状,随年龄的增长和体格的发育,因心脏负担加重才逐渐出现症状或在体格检查中发现心脏杂音,甚至有的在成年以后才在出现症状。

然而大多数先心病患儿早在婴儿期就可能出现与正常婴儿不同的异常表现,如婴儿在安静状态下出气粗,呼吸增快每分钟可达40-60次,口的周围发青,面色苍白,特别在哭闹和吃奶时以上症状更加严重,常常吃几口奶就停下来喘气;先心病患儿食量较小,食欲大多不好;这些患儿还特别容易患感冒、支气管炎和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而且得了肺炎也不易治愈。每到冬季呼吸道感染常频繁发生,所以患儿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小儿,又瘦又小,不仅活动量受到限制,活动后也易感疲劳。以上这些症状的出现是因心脏血管畸形造成肺血量增多的缘故。

还有一部分小儿生后逐渐出现紫绀,这是由于心血管畸形造成血液中含氧量过低,医学上称为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如法乐四联症。家长会发现患儿口唇、手指、脚趾发绀(青紫)而且指、趾末端变宽、变厚形似鼓槌,医学上称为杵状指,这是由于长期缺氧严重,微血管数目增多,静脉及微血管扩张造成的。紫绀严重者可见全身皮肤青紫,重症患儿一出生就很明显。这种青紫严重的患儿在哭闹后可突然烦躁不安,面色发绀加重、呼吸困难,甚至抽风或神志不清,医学上称为缺氧发作,这是一种需要紧急治疗的危险状态。

当患儿逐渐长大开始行走时,常有行走数步后就喜欢蹲下休息;或常取蹲踞位和小朋友交谈的现象,这些都是有诊断价值的线索。

做为父母、亲属应认真按照医嘱,在产后为新生的婴儿做检查和定期到医院做健康检查,因为一些婴儿在生下来时,心脏一切“正常”,医生也听不到其心脏有杂音,待到满月后查体或以后检查才被发现,所以婴儿父母应从以下几方面注意观察孩子。

1、观察婴儿出生后皮肤是否持续地紫绀。

2、孩子是否有反复出现神志不清的情况。

3、经常感冒,呼吸道、支气管、肺部有无反复感染。

4、喂奶困难或婴儿拒食、呛咳,平时呼吸急促。

5、发育迟缓、消瘦、多汗。

6、儿童诉说易疲乏,体力较差,口周发青或长出气。

7、查体可见身体其他部位存在着先天畸形。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以上与同龄健康小儿不同的异常表现,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有无先心病及属于哪一类型的先心病,目的是根治心血管畸形,使患儿获得新生,能和健康孩子一样参加学习,过丰富多彩的幸福生活。

我要说两句 ]  





  相关内容
健康提醒:心脏病发作的五种
先天性心脏病口唇早提示
服用救心药“记牢24要”
心脏病患者锻炼方式
心脏病的早期症状
先心病 选中了你吗?
别让隐匿性心脏病成为漏网之
常练十指功--改善心功
心脏病饮食有讲究
七大因素易患先天性心脏病
---------------------------------- ------------
用户名: 密 码: 匿名发布
 
热门文章  
·心脏病的早期症状
·先天性心脏病有啥症状?
·心脏病患者锻炼方式
·常练十指功--改善心功
·心脏病饮食有讲究
·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及治疗
·服用救心药“记牢24要”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先心病 选中了你吗?
·限制型心脏病
·妊娠期心脏病
·患先心病的高危因素
 
点击排行  
·健康提醒:心脏病发作的五种征兆
·先天性心脏病口唇早提示
·服用救心药“记牢24要”
·心脏病患者锻炼方式
·心脏病的早期症状
·先心病 选中了你吗?
·别让隐匿性心脏病成为漏网之鱼
·常练十指功--改善心功
·心脏病饮食有讲究
·七大因素易患先天性心脏病
·你几招先天性心脏病的家庭护理
·小小"弹簧圈"治好罕见先心病
年轻白领患上
年轻白领患上
父母对打孩子
父母对打孩子
六岁幼童患上
六岁幼童患上
养宠物小心宠
养宠物小心宠
女性回家并非
女性回家并非
四分之一大学
四分之一大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2-2011 健康养生网 版权所有
吉ICP备09009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