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网
性爱 | 减肥 | 瑜伽 | 美容 | 心理
健身 | 整形 | 饮食 | 测评 | 增肥
查找疾病 | 查找症状 | 生活急救
查找医院 | 查找药品 | 健康体检
健康资讯 | 健康文摘
行业动态 | 世间男女

家园圈子
论坛问答
儿科 妇科 男科 糖尿病 不孕不育 肝病科 胃病科 心脑血管 肿瘤科 肾病科 皮肤科 乳腺癌 颈椎 高血压 过敏
  今日天气:
搜索:
   首页 >> 儿科 >> 导医·症状 >> 正文
推拿捏积治疗小儿腹泻
作者: 时间: 2011-02-05 22:09 来源: 点击:
中医 认为:小儿 腹泻 是脾胃功能失调或外感时邪所致,临床可分为伤食泻、惊吓泻、风寒泻、湿热泻和脾虚泻,小儿秋季腹泻以脾虚泻最为多见。小儿腹泻除有大便不正常外,还可出现许多兼加证:如 发热 、呕吐、口渴、流涕、咳嗽、 腹痛 、 厌食 、面黄、疲乏无
 

  中医认为:小儿腹泻是脾胃功能失调或外感时邪所致,临床可分为伤食泻、惊吓泻、风寒泻、湿热泻和脾虚泻,小儿秋季腹泻以脾虚泻最为多见。小儿腹泻除有大便不正常外,还可出现许多兼加证:如发热、呕吐、口渴、流涕、咳嗽、腹痛厌食、面黄、疲乏无力等。

  对于小儿腹泻,中医常采用中药内服、膏药贴脐、饮食疗法及推拿捏积等方法治疗。吃中药需要请大夫根据症状体征、舌苔脉象进行辨证施治。贴脐的膏药,目前市面上有一些品种,可酌情选用。腹泻小儿的饮食疗法,可选用山药、生薏米、莲子等加在大米中煮粥,要求粥中的米要煮烂,其米汤也可给小儿频频饮之。

  采用推拿捏积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时,可酌情选用补脾土、揉板门、揉外劳、运内八卦、揉脐、摩腹、按揉足三里等推拿手法,捏积疗法中运用推拿的推、捻、捏、提、按、抹等手法,配合其他推拿手法与穴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补脾土:脾土穴在拇指桡侧边缘,医者用左手食、拇指捏住小儿大拇指,用右手指腹循小儿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

  揉板门:板门穴在手掌大鱼际平面,医者用右手拇指指腹旋揉小儿手掌大鱼际。

  揉外劳:外劳宫穴在小儿手掌背正中,医者用右手食指指腹,按揉小儿手掌背中心的外劳宫穴。

  运内八卦:内八卦穴在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内八卦穴为一圆圈。医者用左手捏住小儿手指,用右手拇指在小儿掌心做圆圈运动。

  揉脐:脐即肚脐,医者用中指指腹或掌根揉之。

  摩腹:腹指小儿腹部,医者用四指指腹或全掌放在小儿腹部做圆周运动。

  按揉足三里:足三里穴在膝下三寸外侧一寸,医者用拇指或中指指腹在足三里穴做按揉。

  捏积:捏积时,主要将手法作用于小儿后背的脊柱及两侧,脊柱属中医督脉,主一身之阳,捏脊可调理阴阳,健脾补肾。操作时,医者以双手食指轻抵脊柱下方长强穴,向上推至脊柱颈部的大椎穴。同时双手拇指交替在脊柱上做按、捏、捻等动作,共捏六遍。第五遍时,在脾俞、胃俞、膈俞做捏提手法。六遍结束后,用两手拇指在小儿的肾俞穴轻抹三下即可。捏积疗法在每日晨起或上午操作效果最佳。

  腹泻的小儿在腹泻时,特别强调要补充液体,可用口服补液盐冲水频频饮之。在平时应注意不要伤及脾胃,应尽力避免食用冰凉的食品,不要暴饮暴食,不要食用味道过重的食物,随天气的变化增减衣物,预防感冒等。要让孩子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

我要说两句 ]  





  相关内容
幼儿憋尿危害知多少
周期性发热怎么回事
如何让宝宝免受蛔虫骚扰?
看看您的宝宝肚里是否有蛔虫
家长护理感冒咳嗽患儿要得当
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非感冒
气温下降小儿寒咳究竟要怎么
宝宝咳嗽的饮食禁忌
饮食入手 缓解宝宝“秋咳”
预防小儿感冒 从清除肺热入
---------------------------------- ------------
用户名: 密 码: 匿名发布
 
热门文章  
·婴幼儿外阴炎
·小儿多汗怎么吃
·小儿肥胖
·儿童孤独症
·小儿急性阑尾炎
·中药外敷治流行性腮腺炎
·给宝宝喂中药 我有办法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
·小儿高血压
·小儿贫血 健脾补血
·幼儿憋尿危害知多少
·生姜疗法治疗小儿腹泻
 
点击排行  
·幼儿憋尿危害知多少
·周期性发热怎么回事
·如何让宝宝免受蛔虫骚扰?
·看看您的宝宝肚里是否有蛔虫
·家长护理感冒咳嗽患儿要得当
·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非感冒
·气温下降小儿寒咳究竟要怎么办
·宝宝咳嗽的饮食禁忌
·饮食入手 缓解宝宝“秋咳”症状
·预防小儿感冒 从清除肺热入手
·甘能伤脾 孩子发烧少吃糖
·推拿捏积治疗小儿腹泻
年轻白领患上
年轻白领患上
父母对打孩子
父母对打孩子
六岁幼童患上
六岁幼童患上
养宠物小心宠
养宠物小心宠
女性回家并非
女性回家并非
四分之一大学
四分之一大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2-2011 健康养生网 版权所有
吉ICP备09009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