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又名Rothmann-Makai综合征 1984年首次报告,1928年Makai命名本病为皮下脂质肉芽肿病。本病罕见 主要发生于儿童。有认为其是结节性脂膜炎的一型。结节散在 消退后无萎缩和凹陷,无全身症状。
皮下脂质肉芽肿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虽有人认为外伤或血管的损伤与本病发病有关 但这可能仅为诱因 其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 早期的病理改变为脂肪小叶的急性炎症 有脂肪细胞变性坏死 并有嗜中性粒细胞 组织和淋巴细胞的浸润 晚期发生纤维化 由于脂肪细胞大多坏死 组织内可出现大小不一的囊腔 囊壁为结缔组织 内有钙盐沉着
皮下脂质肉芽肿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
基本损害为结节或斑块 结节通常为0.5—3cm大小 但大者也可达10—15cm 质较硬 表面皮色呈淡红色或政治家皮色 主观感觉缺如 仅具轻压痛 结节数目不等 散在分布于面部 躯干和四肢 其中以发生于大腿伸侧者更为常见 结节持续6个月至1年后逐渐隐退 且不留萎缩和凹陷 少数病例的结节可持续数年 无发热等全身症状
【诊断】
本病好发于年轻人 结节散在 消退后无萎缩和凹陷 无全身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