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时间: 2011-02-05 22:09 来源: 点击: |
立冬之后,有两股寒流向东北药市袭来:一是东北三省地处北疆极寒地带,气温骤降至零下三、四十度,寒流滚滚,白雪皑皑,导致药市客流量有所减少;二是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寒流一浪高过一浪,其势锐不可挡。 寒流之下,药材市场的状况如何?这是广大药厂、药企、
“立冬”之后,有两股“寒流“向东北药市袭来:一是东北三省地处北疆极寒地带,气温骤降至零下三、四十度,寒流滚滚,白雪皑皑,导致药市客流量有所减少;二是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寒流一浪高过一浪,其势锐不可挡。
“寒流”之下,药材市场的状况如何?这是广大药厂、药企、药商和药农都在关注的焦点。前不久,笔者冒着严寒走访了部分药材市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对“寒流”,药商们不但没有心寒意冷、束手束脚、萎靡不振,反而信心百倍、积极应对、主动出击,并在国家投资4万亿元拉动内需等诸多利好政策的鼓舞下,热火朝天地投入到药材产销经营活动之中。这个冬季,东北药材整体走势日趋向好,大货投交顺畅,销量较前期有所增加,多数品种价格稳定,部分药材价格稳中见涨。
大货交易回暖
入冬后,东北三省各地药材市场整体走势日趋稳定,人气指数较夏秋季节明显上升,产销活跃,大货交易由稳转增,大批量交易与小批量交易增幅较大,零星补仓者频繁入市,为严冬的药市平添了几分热度。
近日,笔者调查了药市上常用的300种药材的销售状况,调查结果显示,销量较夏秋两季增加10%左右,其中大货增幅为6%左右,批量交易增幅为3%左右,零星交易增幅为1%左右。同时,销量稳定或基本稳定的品种占到总量的65%左右。
在300个常用品种中,走势看好、销量增加的多数是东北野生药材和“南药”(泛指“两广”、云、贵、川、“两湖”等地)中的道地药材,成为东北药材市场上的主力军,引起多方密切关注和青睐。品种主要包括:野山参、红参、生晒参、甘草、苍术、藁本、白头翁、威灵仙、升麻、关黄柏、白鲜皮、赤芍、旱半夏、关防风、柴胡、远志、北龙胆、玉竹、紫草、紫菀、知母、穿山龙、百合、淫羊藿、枸杞、苏子、菟丝子、莱菔子、金樱子、韭菜子、雷丸、猪苓、金莲花、梅花鹿茸、林蛙油、水蛭、东北小水蛭、蚂蚁、土元、全蝎、地龙、蜈蚣、蜂房、紫河车、阿胶,等等。
价升者继续坚挺
东北药材市场冬季销量有所回暖的良好态势,带动部分药材价格上涨、走势坚挺,多数品种价格日趋稳定,从而巩固与发展了热销的局面,抵御了两股“寒流”的侵袭,为2009年的良好开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调查显示,在300个常用药材中价格趋升的品种占到总量的17%左右,价格稳定的品种占到总量的70%左右,只有13%的品种价格低迷。
涨价品种主要有:白头翁、白薇、怀牛膝、怀山药、关防风、胡黄连、赤芍、苍术、关升麻、辽篙本、百部、威灵仙、山慈菇、夏天无、天南星、菟丝子、茺蔚子、芦巴子、金樱子、小茴香、枣仁、枳具子、枳具果、佛手、圆肉、楮实子、辽细辛、淫羊藿、西红花、鸡冠花、金莲花、佛手花、关黄柏、白鲜皮、沉香、雷丸、竹黄、五倍子、东北小水蛭、紫河车、红蚂蚁、土元、全蝎、五灵脂、刺猬皮、蜈蚣、红娘虫,等等。
价跌者跌势日减
从2008年初至今,东北药市上仍有占药材总量13%的品种价格低迷依旧,但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些价跌品种的跌度日趋减缓,而且多数品种已经止跌企稳,只有极少数品种价格仍有持续下滑的迹象。
降价品种主要有:北五味子、白术、当归、夏枯球、丹参、砂仁、葛花、野菊花、浙贝、平贝、天麻、花粉、板蓝根、红参、白参、生晒参、松贝、青贝、炉贝、伊贝、黄连,等等。
|
|
|
[ 我要说两句 ]
|
 |
----------------------------------
------------ |
 |
|
|
|